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第七集:孤独症
孤独症主要表现为社交缺陷、交流困难、兴趣局限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,目前没有特效药物,唯一的有效治疗方式就是康复训练,越早开始训练,效果越好!
调查显示,20个学龄期孩子中就有一个被多动症困扰。多动症主要表现为学习时无法集中注意力,所以这些孩子不喜欢上课、写作业,有的还会活动多、脾气急。孩子的这些表现经常被老师认为是家长教育方式不当所致,被家长看做是孩子有品质问题;这些误解不仅延误诊治,还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的心理影响。
调查显示,强迫症常起病于青少年,100个人当中就有1-3个人患有强迫症,但只有1/3的人会寻求医学帮助,个体从出现强迫症状到被确诊平均要经历17年。如果一个人在15岁出现强迫症状,30多岁才确诊,这期间正是他从青春期走入成年期的重要过程,个体常常感到孤立无援,生活轨迹也会因此发生变化。
精神分裂症常被称为严重精神障碍,部分患者会有功能残疾,因此很多人谈精神分裂症色变。其实研究发现,如果坚持用药,大部分患者能获得理想疗效。该疾病治疗的主要挑战在于及时发现,及时就诊和规范治疗,不要自行减药或停药。
事实上,一般的焦虑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助手,压力也是动力哦,只有病理性焦虑才是疾病。
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第四集:焦虑障碍(惊恐障碍) 阅读全文 »
人生1/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。睡眠不仅对身体健康很重要,对精神心理健康也很重要。但是很多人没有良好的睡眠,中国睡眠研究会2016年调查显示: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.2%,超过3亿人失眠。偶尔失眠,对健康没有太大影响。而长期失眠,可能诱发多种躯体疾病,还会造成精神损害,导致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下降,令人心情烦躁等。
睡眠如此重要,但很多人并不了解,甚至对睡眠有很多错误的认识。如何正确认识睡眠,尤其是失眠呢?如何治疗呢?请看本集科普动画:失眠障碍。
有如心跳一般,人的情绪也不是一条生硬的直线。顺心如意时,人们感到愉快、轻松、心情像鸟儿飞过晴空;遇到挫折时则常感低落、沉重、心情好像暗淡的阴天。情绪的正常波动是可控的,也不会影响日常生活。
但有些人,情绪就像过山车,一阵子没来由的愉快、兴奋、感到自己无所不能;又一阵子心情低落、没精力、觉得自己一无是处;情绪的剧烈变化不能自控也非常影响生活——他们可能是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。
抑郁症是一类很常见的精神疾病,各种原因都可能引起,主要表现是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(高兴不起来),会对个体的工作、生活、人际交往等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。根据WHO的数据,全球有大约3.5亿人与抑郁症为伴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人们工作、学习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,抑郁症的发病率还在不断增加。WHO预计在2030年抑郁症将位列全球疾病负担之首。抑郁症如此高发,且对人们的影响如此之大,那么如何识别,如何应对呢?本集抑郁症科普动画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介绍。